ABOUT GREEPI
关于归派

从美国、日本农业发展看中国农业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3-05-04

 

日本、美国,一小一大,一东一西的两个国家,他们国情不同,农业资源也相差很大,但有一点相似的是,他们在农业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从美国和日本农业发展的模式,或许我们可以借鉴,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因素。但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变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美国,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耕地面积达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3.15%。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大约7000平方米),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2.9倍。


日本则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他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有着太多的自身努力的因素。日本农业现代化走了一条与欧美先进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同的道路,取得显著效果,被誉为“日本模式”。

 

日本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根据这一国情日本选择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机械化在后的道路,具体路径:“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

 

我们就来看看美国和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

 

美国:是种植,更是经营

 

爱荷华州位于美国中西部境内的大平原地区,是个农业大州,处于美国中心,被称为心脏之州。这里土壤肥沃,农产丰富,美国20%-25%的玉米、20%的大豆、30%的猪肉,出产在这个州,号称“美国的粮仓”。


 

ReedKuper家的KuperStock农场是爱荷华州12万个农场之一,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实验室、配肥站、机械和粮库,还有大型的畜牧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农场的收益自然可观。总结KuperStock农场和美国大农业,这里不仅是“种植”,更是经营。

 

“一个农民可以耕作上万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卫星种地,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然后通过长途运输将所生产的农产品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些都是美国大农场种植的缩影,而在这个缩影的背后,是美国大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KuperStock农场是完全意义上的个人农场,ReedKuper一家人,运营整个农场,十二万亩的耕地配肥施肥、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粮储等等仅需要他们五个人完成,这就要求农场的经营必须现代化。在美国,像KuperStock这样的农场有200多万个,这些农场是美国农业的支撑。

 

在美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的现状下,这些现代化大农场的发展却很好,造就了逆势发展的美国农业,农业已经成为美国产出效益第二好的产业。在农场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下,工业化和机械化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促进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农场主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变得更加富有。

 

高效的投入产出比,让ReedKuper这样的大农场主对于经营大农场就更加用心,投入也越来越多,农场经营也越来越好。



1

重视农业教育

 

近一百多年来,美国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确保在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并及时推广运用;为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部门添置现代化的设备和设施;坚持把大学带给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方针,为现代农业培养优秀人才。

 

目前,美国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的比例已达90%。5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水平。他们既能从事农场企业管理,也能操作计算机、各种农业机械既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熟练的技术工人。

 

2

推广农业机械

 

20年代,美国就已开始用机械运输农产品,使用简易的牲畜屠宰、水果包装生产线。40年代,开始启用大型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50-60年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很高。

 

各种大田作物从整地、施肥、打药、中耕、收获、运输和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畜牧业的饲料加工、投料、挤奶、粪便清洗、屠宰、加工和包装等也都实现了机械化。70年代,最难的棉花和烟草收获也实现了机械化。近年,他们又在推广使用现代高新技术(计算机管理、自动化作业、转基因品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3

经营集约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

 

目前,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已达475英亩。大的农场已达3,000-4,000英亩。集约经营成为其主要经营方式。

 

美国虽然还有64%的农场属于小而全的兼业农场,但他们的产值仅占美农业总产值的6.4%;中型农场占12.6%,产值占38%;大型农场虽然仅占1%,但其产值却占27.8%。农场规模的扩大,也迫使农场逐步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农场的专业化比例均相当高,大多在80%以上,有的达95%以上。

 

各种农业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的服务组织类型有:各类大型生产资料公司,为农民提供信贷的银行、信用社,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类合作社,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类协会、农贸市场等。



4

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美国农业从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到产品销售几乎全由市场调节。


40年代以后,美国的农业逐渐趋向国际化,一半以上的农产品要靠国际市场销售。为了保持农产品的竞争力,美国政府虽不像欧盟国家那样高额补贴,但还是很重视扶持农业。

 

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农田的道路也基本上都是柏油马路,农用机械轻而易举便可到田间作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农产品的运输也十分方便。电力公司将电缆直接拉到农民庭院和工棚,鼓励农民用电。

 

主要农业区或流域修建了许多排灌设施,约60%的耕地为灌溉农田,喷灌和滴灌技术应用比较普遍。20世纪20年代后,全美各地都相继建立了很多的农贸市场,目前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网络遍及全美,农产品销售也十分方便。

 

日本:小型精耕细作式的生产方式

 

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国情,日本选择了一条不同于欧美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及道路,即采取多投入劳动及废料的土地节约型的生产方式,通过改善农业水利设施、推广优良的农业品种、广泛施用有机化肥的这种劳动密集和土地密集相结合的小型精耕细作式的生产方式,使农业现代化得到发展。

 

1955年以后,日本工业化发展迅速,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此时日本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械化农具。日本的农机用具从1955年的9万台增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50万台,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特点非常明显:

 

1、先化学化,后机械化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化学化的国家,这源于其土地少、需精耕细作的国情。

 

2、兼业农户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

 

日本完全从事农业的农民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从事他业兼营农业生产。

 

3、日本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质量高

 

这对推动日本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有着发达的农业合作社——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其功能多样而全面,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购销流通等各个领域,在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民生产计划、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的事务都有相关的分会来负责。

 

4、农村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同步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农村工业化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到农村地区投资办厂,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工业企业就业,在农村设立工厂的企业能够享受到贷款优惠、减免税收等政府鼓励政策。

 

5、重视农业教育事业和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

 

日本高度重视农业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农业教育,注重农民进修培养,使得日本农民素质也普通提高。农业科研和试验机构直接相互协作和配合,实现了科研成果在各地得到应用与推广。


 

向西学习德国,学东学习日本...这就是中国农业经营者的想法。

 

尽管,还有很多人对以色列农业、荷兰农业等国家的膜拜,但学习的心态,终归是好的。

 

毕竟,日本农业已经让世界震惊和叫绝,虽然有些“变态”!对于这些,中国农业经营者该觉醒了...


中国和日本农业整整差了50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日本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农户收入水平超过城市家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差无几。但,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日本农民收入惊人”!从日本杂志《PRESIDENT》在2013年公布的“日本各职业年均收入”排名中可以看到的是,日本农民年均收入竟高达到756万日元(约合49万人民币),甚至还超过了公务员等诸多职业。

 

从收入这一点来看,物质生活完全可以匹敌城市,说日本农民是“生活在农村的市民”并不过分。然而,这并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

 

然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消息来看,2016年上半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

 

这收入与日本农民49万相比,相差80多倍,想想真是寒心。

 

另外一个就是土地!土地是农业的根基!土地不好,一切都免谈!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日本已有一些农户开始探讨有机农业的运行模式。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各地苹果生产开始逐步走上有机生态农业时期。这也是敬畏土地、敬畏自然的写照。

 

日本果园土壤管理先后经历了传统农业时期、化学农业时期和有机生态农业时期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有一些日本农户开始探讨有机农业的运行模式。

 

日本有机生态农业时期最显著特征是,首先,以追求超高品质为目标,合理负载,限制高产,减少土壤产出。其次,大力发展堆肥,广开肥源,一些果农发展起了畜牧业,保证果园有足量的有机肥。

 

然而,我国苹果园土壤管理似乎正处在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时期,许多果园,盲目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单一化肥,果园土壤已经非常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1%。这样的果园,管理水平再高,也难产出好果子。

 

因此有人称,中国要花50年或许会赶上日本。但愿吧!!!


 

中国农业是散的 日本农业是团结的

 

90%以上中国农业还是小农户。

 

目前,小规模的兼业农户占大多数,2.6亿小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有近2.6亿户,占农户总数的97%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规模总体还不大,仍然以小农为主。

 

中国小农户在经营方法、规模上都存在弱小和被动地位。

 

中国的小农的情况,直接导致2个结果:1)土地没有办法集中;2)竞争力很难发挥。

 

虽然,国家已加颁发扶持小农户政策,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日本不一样。

 

日本农户的生产规模都较大,一般农户全家只有2~3个劳动力,拥有土地50~70亩,个别农户达到200多亩,一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农业企业。

 

尤其是,日本农协的作用。

 

日本农业因为农协周到的服务而得以迅速发展,日本农协也因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迅速壮大。

 

日本农协已发展成为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于一体的民间团体,不仅负责组织农业生产,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出售农产品等经济活动,而且还负责将政府的各种补助金分发给农户或有关团体,同时代表农民向政府行政部门反映意见,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商业思维 :品质与产业化

 

中国农业经营者的产品商业化或者产业化上存在很多盲区,或许“等靠”思维的惯性,而缺乏主动性或者突破性。

 

日本农民对农业商业思维有3个方面:1)产品品质;2)生态闭环;3)产业溢价;下面来分析下:

 

1)产品品质:精益化 死磕单品

 

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所以日本农产品不但销路畅,而且价格优。

 

同时,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极高。


死磕单品的态度赢得消费者或市场的青睐。


 

2)生态闭环:寻找溢价空间

 

日本人很会做生意,同时他们对一件事的考虑也是很完善的。这也许是他们从小就灌输的一个思维方式吧,在农业问题上给他们很早就采用了“闭环式”的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模式的商业或者什么服务,只要能实现闭环式的发展就能拉大利益空间。


他们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形成一个农业特有的闭环式产业链接,从而增加利益和发展的原动力。

 

3)产业溢价

 

“六次产业”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问题。

 

为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开始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借此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比如:马路村,村长和农协会长一起带领全村“伐木工”转型向“6次产业创业者”。种有机柚子,再组织村民把柚子进行深加工,制造柚子果酱,柚子饮料,柚子汤料等。

 

同时修温泉民宿、农林产物直卖所,吸引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消费者来马路村游玩。截止2016年底,全球有一万多人成为马路村特别居民。一年接待300多个团体来体验与游学,卖出1000多万件商品,年销售高达2亿元。


 

变态的日本农业 成为世界学习的样板

 

一直说日本很变态,除了他们文化、还有农业创意,也非常变态。但他们呢这种变态农业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学习。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农地弃耕、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日本把农业生产和艺术加工融为一体,利用田园风光满足人们游乐的需要,以此作为产业升级、价值增值、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其实,日本农业有2大特色:1)创意农业;2)农产品包装

 

先看日本的创意农业。稻田画是日本农业的核心创意。



田舍馆村是日本稻田画的鼻祖。受到麦田怪圈的启发,为了振兴当地经济,开发观光资源,1993年该村村民开始制作稻田画。每年题材都不同,题材涉及日本内外,非常广泛,既有日本著名的古代武将雄姿,也有蒙娜丽莎、拿破仑,甚至还有哆啦A梦这样的动漫形象。

 

这种稻田艺术根据不同设计的种植方法,可分为两种观赏法:一种是俯视观赏。观赏的游客乘坐吊车或是直升飞机,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恐高症的游客有点尴尬;第二种方法叫“远近法”。所谓“远近法”,是为了便于游客们在地面的观赏台上,也能清晰地看到稻田里的巨幅画卷,而设计出的一种由近至远的稻田画种植方法。


如今,每年去田舍馆村的参观旅游人数已超过20多万人。这真是种田种出的“旅游业”。甚至,还有一些大企业找上门,希望能利用农民们的稻田画来为他们做“宣传广告”。

 

其次就是农产品包装。


 

日本农业之所以“享誉全球”,除了质量之外,就是包装。日本的农产品包装可谓惊艳来形容。

 

日本农副产品品质优良。无论是大路货,还是新优品种,都是色泽亮丽,规格统一,令人赏心悦目。

 

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农产品的包装箱上都印有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姓名。

 

同时,白菜有卖整箱的、一颗的,也有切成半颗或四分之一颗的,全都用塑料纸密封包装。切开的白菜如当天卖不掉,晚上就扔掉。辣椒有10个、也有5个一盒的,全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货架上。萝卜、甜瓜、草莓、樱桃、番茄的漂亮外观和鲜美口味,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内部排列包装之外,还有就是外形包装设计,已经到了惊艳的变态环节了。

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包装的国家之一,他们将日本文化中的禅意精髓提炼出来,再传达出深融入一些自然、朴素、可爱的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简单却别有滋味,邃的极致品味。

 

日本的创意农业和农产品包装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学习的样板或案例。面对这些,我们也要思考3点:

 

1)中国农业的创意点在哪里;2)中国农业需要什么动力;3)农产品包装如何创新。


 

最后,我们到底要学习日本农业什么?对农业的态度,对消费者的责任;对自身的追去。当然,还有制度和思维上。

 

追赶日本农业,我们还要用5年,10年的时间...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由于农业资源要素的多元性,近年来通过不同方式的资源融合,已催生出服务型、创新型、社会化和工厂化等多种农业新业态,各种业态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01

服务型农业新业态

 

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产生了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阳台农业等服务型农业新业态。

 

1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休闲农业整体进入成长期,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面临转型升级。目前,休闲农业在我国已呈全面发展态势,产品日渐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利润加速增长。但市场远未饱和,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预计全国休闲旅游市场将超过80亿人次,远高于现阶段年接待22亿人次的规模。

 

随着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休闲农业的竞争将逐渐加剧,一些起步早、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周边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已显急迫。

 

2

会展农业

 

农业会展就是有关农业的展览和会议。展览是指各种农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展览会,会议则包括各种农业论坛、洽谈会、交流会等。

 

会展农业增速放缓,市场趋向成熟,总体进入竞争整合阶段。从增长潜力看,未来新开发的农业展会和农业节庆活动数量增速将放缓,整体进入竞争整合阶段,今后发展更多的将是打造会展品牌,增强展会、节庆衍生产品开发以及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等。

 

3

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处于萌芽期,目前多以创意元素的形式融入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市场份额小。创意农业包括产品创意、服务创意、环境创意和活动创意等,目前主要以产品创意和活动创意为主。

 

在产品创意方面,主要是通过将产品功能与造型推陈出新或赋予文化新意,使普通农产品变成纪念品,甚至艺术品,从而身价倍增。在活动创意方面,主要是指通过定期或非定期举办创意活动,提高消费者体验价值。

 

创意农业目前尚未具备较大规模的市场份额,由打造创意到形成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阳台农业

 

阳台农业从字面理解就是在阳台空间上搞农业生产,它具有与地面土壤空间所具的所有作用,但从技术角度说,阳台农业所涉技术更趋高新性,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欣赏性与自给性。

 

阳台农业开始走进城市,实行栽培无土化、设备智能化、空间集约化,一些大城市发展较为迅速,部分地区的市场上已出现矮化的番茄、苹果、桃子以及盆栽青菜等,展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形态,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环境和休闲生活的需求,正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阳台农业目前还处于初期推广阶段,要形成产业,需要解决阳台小气候制约以及适应性设备和技术开发等关键问题。

02

创新型农业新业态

 

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应用等创新型农业新业态。

 

1

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指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栽培各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种植业、林业、微生物发酵工程产业、畜牧业等生产项目。

 

生物农业整体上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发展前景广阔。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由此形成了涵盖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和制剂等领域在内的生物农业。

 

近年来,生物农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比如,生物疫苗市场规模由2009年的5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1亿元,年均增速22%。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2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物流运输、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处于由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阶段,大多属于试点示范,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要时间。从生产性、商品性、营利性和组织性方面看,由于技术装备成本高、市场不成熟、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等原因,智慧农业尚未真正实现产业化。

 

3

农业大数据

 

农业大数据是融合了农业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等自身特征后产生的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潜在价值,并难以应用通常方法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

 

农业大数据资源还未找到有效的开发应用模式,整体处于萌芽期。目前,农产品大数据应用比较典型的是京东和淘宝。

 

京东推出“京东大脑”,为消费者带来了个性化、区域化的推荐结果,可帮助不同地区与不同消费习惯的人群获得最适合自己的高品质推荐产品。

 

淘宝推出了农产品电商消费分析平台,商家可以根据以往的销售信息和“淘宝指数”,用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排行榜、成交指数等。

 

目前大数据的开放和交易尚未形成市场的主流形态,加上法律和数据交易机制有待健全,京东、淘宝等交易平台在对外开放交易数据上持谨慎态度。

 

4

农产品电子商务

 

农产品电子商务简称农产品电商,是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农产品及生鲜产品,如五谷杂粮、新鲜果蔬、有机食品、地方特产、生鲜肉类等,农产品电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地球村,改变农产品交易方式。

 

农产品电子商务已进入到成长期的快速推进阶段,同时各种瓶颈正在显现,在平台运营、农产品标准化、仓储物流等方面还有待突破。农产品电子商务近年来快速发展,但电商交易企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不高,多数企业在烧钱铺市场。

 03

社会化农业新业态

 

社会分工细化以及社会组织方式变革衍生出农业众筹、订单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农村养老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私人定制等社会化农业新业态。

 

1

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目前订单农业新表现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流通、餐饮类服务型企业向前延伸产业链建立原材料直供基地;另一类是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建立合作模式,将基地作为公司员工购买农产品和休闲体验场所,为公司员工提供内部福利。

 

2

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也称市民菜园,消费者提前支付预订款,农场按需求向其供应农产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城乡合作新模式。

 

社区支持农业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创立了直接联系的纽带,也为消费者获取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提供了一条可靠途径,有一定商机,需要继续探索完善。

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指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

 

目前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通过开展农机服务、农技服务、土地托管、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等,引导农户实现“服务外包”,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提供了出路。

 

农业众筹、农产品私人定制等处于萌芽期。这几类新业态主要服务于特定消费群体,收益率较高,是农业多样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按计划周年性进行植物产品生产的工厂化农业系统。

 

现代技术集成应用衍生出工厂化农业新业态,植物工厂是工厂化农业的高级阶段,尚处于萌芽期,目前主要用作试验示范。从奥地利、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情况看,工厂化农业潜力大,前景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