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GREEPI
关于归派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城市共识,专家观点,内涵解读,规划策略

发布时间:2019-04-28

 

 

近日,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发布,提出20大规划策略,同时召开“公园城市 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论坛,发布城市共识,汇聚专家观点,官方发声,

阐述公园城市理念与策略。



公园城市概念缘起


2018年2月,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 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指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

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一年来,成都紧扣“公园城市”理念,探索构建和发展“公园城市”理论体系,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4月22日,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城市,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这场高规格讨论将以“公园城市·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为主题。


国内外知名专家将同堂探讨。新加坡、维也纳等全球知名宜居城市也将来蓉交流经验。这一年多来成都探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阶段成果也将有所展现。


2018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决定”出台的背后,是围绕新思想、新理念,紧锣密鼓的大学习、大调研、

大讨论,集中体现了成都对公园城市认识的提升,观念的更新,思维的突破。


成都擘画的公园城市蓝图,蕴含四个特征:


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突出三个转变: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转变,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变,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


彰显六大价值:


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


《公园城市成都共识2019》


2019年4月22日,“公园城市 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论坛在成都举行。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内外城市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齐聚成都,共同研

讨公园城市理论框架、方法路径,深入交流经

验做法,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探寻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应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致力于创新公园城市理论研究、规划实践、场景营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生态环境相融

发展,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二、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领


我们应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推动“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厚植城市生态优势,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永葆城

市生机活力。


三、彰显以人为本城市人文关怀特质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不断增进市民福祉,使公园城市宜居生活特质与良好生

态环境相得益彰。


四、构建大美公园城市时代价值标杆


我们应积极彰显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和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引领城

市价值新方向,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五、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城市形态


我们应秉持“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塑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格局,构建山水呼应、蓝绿相融、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的城市意象,促进集

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共融共生”。


六、营建绿水青山秀美人居城市绿韵


我们应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让自然山水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科学布局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将绿色福利惠泽市民,把生态空间留给明天,努力在城市

中为市民创造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妙体验。


七、感知多元包容开放创新城市文化


我们应坚持“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留住城市记忆,厚植文化根脉,彰显人文精神,包容多元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在

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凸显公园城市文化特质。


八、丰富现代时尚宜业宜居场景体验


我们应围绕人的需求实现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增强空间归属感、场景体验感,围绕公园城市绿色空间全面营建生活、消费、创新等多元场景,让市民在

生态中享受宜居、在公园中享有服务。


九、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共同倡导绿色简约、文明健康的城市生活风尚,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呵护自然生态,积极营造低碳健康城市氛围,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公园城市美好家园。


十、携手共创公园城市发展美好愿景


我们应深入探究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路径,不断创新公园城市价值表达,致力构建公园城市建设共同体,为创造美好宜居生活提供新智慧,为繁荣世界城市文明作出新贡献。


专家观点


公园城市就是回归自然


新加坡国际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专家、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任副总裁 林振聪


林振聪对公园城市的解读很简单——“回归自然”。“这是人类文明走了很多弯路才找到的出路,祝福成都开创先例。”林振聪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非常认同:“未

来的成都,不仅是一座公园城市,还是一个高级文明生活所在之地。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公园城市的美好。”


林振聪认为,目前,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已经有好的理念值得推广,其中就包括“全民协作共创公园城市,对公园城市理念的拥护”。此外,成都从古至今就有很好的生态本

底,多年来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其保护的过程也值得推广。


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公园城市建设


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城市规划师,萨尔瓦多·方德罗


谈及自己心中的理想城市,萨尔瓦多·方德罗形容:“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平等和谐,共享城市空间。城市发展是绿色的,使用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发达,人人可及。”这些都

与公园城市理念不谋而合。对于这样的标准,方德罗最看好的正是成都,因为这里发展基底最好。


方德罗看来,虽然目前成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上表现优异,但还需要更多考虑融合城市功能。他建议,成都参考美国波特兰经验,把提供工作岗位的公司向居民靠近,以此改

变交通占比,引导公共交通、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同时,还可向新加坡借鉴绿色宜居城市建设,鼓励社区参与公园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质量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贺克斌


在主题演讲和专访中,贺克斌都提到了一个观点:生态环境质量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要将公园城市建设成一幅美丽画卷,现阶段就需要打好“底色”。


他说,在新理念下的区域环境整治中,成都在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对公园城市的建设打好“底色”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 pm2.5、臭氧等指标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蓝天”底色打造上还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需要协同治理。


生态景观利于提升创造力,建议成都注重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欧亚科学院院士 郭仁忠


“好的自然环境能帮助人减轻压力,更容易地形成好的情绪。”郭仁忠说,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生态景观有利于情绪的修复和创造力的提升;从社会物理学理论和连接

度的角度看,公共空间有利于增加社会交流和创造力的提升。不同视角的研究都证明了良好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正在先行先试建设公园城市。郭仁忠建议,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注意挖掘、保护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注重政府、市民以及其他社会各界

的共建共享;考虑科技创新对整个社会形态的影响和改变。


寄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成都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士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吴志强 


“成都提出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处理好城市本身‘人与自然、生活与生产的关系’,也是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连接,提升这种’中国模式’的能级。”吴志强说。




内涵解读:公园城市,未来之城


1.webp.jpg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笔下“锦绣天府、理想家园”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期许;“珍爱美丽地球,守

护自然资源”,这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蕴含了让地球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的共同追求。


2.gif


去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明确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

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摇篮,古巴比伦城呈现青铜时代两河流域的壮丽图景,古希腊城邦承载西方文明古典时代的哲学光辉,伦敦拉开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现代化的时代序

幕,纽约探索塑造后工业文明时代新型城市形态,我国历史上也涌现出刻满古老甲骨文字的“殷都”、辉映锦绣盛唐气象的长安、见证千年风流繁华的北京、穿越近代跌宕沉浮

的上海、傲立改革开放潮头的深圳等独具中国特色、承载中华文明的城市。


4.webp.jpg


5.webp.jpg


16世纪的“乌托邦”、17世纪的“太阳城”、18世纪的“理想城市”、19世纪的“田园城市”、近代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理论代表了各个时代人们对城市的理想追

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新城市议程》和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明清《工程作法》等文献体现了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人本关怀

的共识。


6.webp.jpg


成都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4500余年前的宝墩文化开启了成都悠久的城市文明史。战国时期张仪“因地相宜、立基高亢”修筑成都城,书写了2300余年城名未改、城

址未迁的城市发展传奇。蜀郡守李冰顺应自然、师法自然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天府之国”。


7.gif


隋唐以来,逐渐形成的“三城相重、两江抱城”的独特城市格局,促进了商业繁盛,成就了“扬一益二”的美名,反映了古人因天时就地利的筑城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营

城理念。


8.webp.jpg


历经数千年时光淬炼,今天的成都,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休闲之都的慢生活完美融合,优雅时尚与乐观包容交相辉映,连续10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是一个“来

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9.gif


2018年是成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起点,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演进规律、城市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洞

见;是基于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为全球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

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10.webp.jpg


公园城市理念蕴含大历史观、体现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为民情怀,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是城市文明的继承创新,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

依,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


11.gif


公园城市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变革,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在公园中营建城市,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区隔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社区,推动公共空间与自

然生态相融合,引导城市人口、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12.webp.jpg

公园城市引领领导工作方式变革,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始终以科学理念引领建设发展、以城市设计转化规划蓝图、以法定图则调整利益关系,创新政府主导、市

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13.webp.jpg


公园城市引领经济组织方式变革,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引擎,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

链,推动时代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构建形成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


14.webp.jpg


公园城市引领市民生活方式变革,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全面推广绿色出行、简约生活,

推动现代城市生活与节约社会理念相得益彰,让市民静下心来、慢下脚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公园城市引领社会治理方式变革,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搭建法治、友善、公益的合作共治

平台,推动城市发展、社区治理、民主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新型社区发展共同体,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webp.jpg


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城市工作,把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时代成都

“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


17.webp.jpg


国家中心城市,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的时代机遇,重塑成都在全球城市版图上的能级位次和责任担当;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深切嘱托,构筑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宜居生活环境和核心竞争优势;


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主动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凸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持续提升城市全球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世界文化名城,承载中华文明、天府文化走向全球的历史使命,以文化交流互鉴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步走”战略和“四大战略定位”共同勾勒出成都未来发展的科学路径和美好图景,构筑了成都面向未来的战略能力和竞争优势,为生态文明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

向往提供成都案例。








公园城市规划,20大策略







归派文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归派文旅规划设计的四川省崇州市的天府良仓项目,以实现“稻作文明大国的产业复兴”为项目愿景,以完成“天府好米四川品牌振兴”为项目使命,托良田,本良知、

造良仓、出良品,实现了产业的良沃、生活的良美和乡风的良悦。


天府良仓深化创新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探索以文商农旅融合为主要形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诠释了绿色生态的价值体系和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归派文旅相信,以绿道

为轴,串点连线成网,林盘、绿道、农田正携手重塑成都平原大地景观,“推窗见田、开门见绿、公园城市”已然可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