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浓浓烟火气 最是一城好风景

2023-03-29 17:33发布

桂林东西巷。

老南宁·三街两巷。

北海老街。

阳朔西街。


街区是城市商业消费的聚集之地,也是人们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随着人们旅游休闲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加快了城市街区保护、建设和旅游休闲开发的步伐。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阳朔西街、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成功入选,加上去年1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桂林东西巷、老南宁·三街两巷,至此,广西已经拥有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在做好旅游休闲这篇新文章上,这些街区有哪些创新之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让我们走进这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解锁其发展模式,为全区各地推进旅游休闲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东西巷里品底蕴

“以前只知道桂林有一流的山水风光,没想到还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3月18日,北京游客裴先生走进桂林东西巷,流连忘返。让他忙不迭摄入镜头的是:繁华的街巷、斑驳的古城墙、古朴的民居、高耸的逍遥楼……

东西巷是桂林市区遗留下的唯一一片历史街巷,包含正阳街东巷、西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街巷毗邻靖江王府,保留有不少名人故居和老字号,是桂林历史文化的时光记录机。

由于岁月的侵蚀,东西巷一度破败不堪,环境脏乱差,成为城市的一道伤疤。随着“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实施,东西巷修缮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彰显历史底蕴。坚持保护为主,精心修缮名人府邸、老牌商铺等历史建筑,最大程度还原街区历史风貌。结合靖江王府文化、状元文化、市井文化的特点,兴建东巷博物馆,采取图文展板、油画、雕塑、多媒体互动、纪录影片等多种形式,讲述老街巷的前世今生。

丰富消费业态。东西巷汇聚桂林邱光初团扇、传碕石画等一批“老字号”,打造桂林雕版印刷非遗工艺坊、地方文化演艺“讲古堂”等一批非遗场馆,形成大型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特色酒店、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复合业态,让街巷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推出多彩活动。自2016年6月开街营业以来,东西巷致力打造文化旅游IP,知名度日益提升,成为“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等各大活动的首选主办地。

今年春节假期,东西巷创新推出“城市好物,齐来‘摊’玩”小木屋市集活动,招募面塑、糖葫芦、陶笛、发簪等摊位,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假日7天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815万元,同比增长40.28%。

“年前每天只能卖出几十个,现在一个晚上可以卖一两千个,生意越来越好。”在东西巷经营桂林传统小吃桂花糕的廖老板对市场复苏颇感欣慰。

2 三街两巷探国风

傍晚的仓西门,城楼上“邕”字旗迎风飘扬,城门下摊贩沿街吆喝,时不时有市民游客身着汉服走过,让人仿佛穿越回宋代。“这里既有古街市的烟火气息,又有宋风遗韵之美,是一个值得停留的地方。”市民齐先生对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夸赞不已。

老南宁·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为古邕州的商业发祥地。“三街”分别指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条步行街,“两巷”指的是金狮巷和银狮巷两条古巷。经过保护和开发,这些承载着南宁记忆的街巷焕发出新的光彩。

形成文保片区。2017年6月,老南宁·三街两巷核心区一期开工建设,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恢复老南宁骑楼街区风貌。对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金狮巷民居群等多个文保单位进行保护修缮,依托文物场地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南宁市瓯骆汉风陶瓷博物馆,形成文保片区,在“新旧共生”中延展老南宁的历史脉络。

培育三大业态。重点打造公益主题、文化创意、特色商业三大板块业态。“公益主题业态包含南宁城隍庙、邓颖超纪念馆等景点,免费参观游览;文化创意业态包含新华照相院、漓江书院等,形成日有展览、周有演出、月有活动的休闲氛围;特色商业涵盖餐饮、零售、文化、休闲娱乐等业态,培育融古风与时尚于一体的商文旅街区。”老南宁·三街两巷项目负责人说。

打造活动品牌。以宋朝国风文化为主题,持续开展系列沉浸式活动。开街以来,老南宁·三街两巷连续3年举办“新春国风嘉年华”活动,吸引无数市民游客到访,品牌效应凸显。今年春节期间,老南宁·三街两巷共接待市民游客80多万人次,成为南宁市名副其实的城市新地标和人文会客厅。

随着老南宁·三街两巷二期项目的建成,一期和二期的街区景点连成一片,游客的旅游休闲体验感进一步提升,也让经营户对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这里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甜。”从事美食经营的摊主白女士说。

3 阳朔西街赏繁华

碧莲峰里住人家,夜市千灯如繁星。三月的阳朔西街,春花与美食共飘香,话语与歌声齐鼎沸。“有人说,‘去过阳朔便不再惊艳山水,到过西街便不再羡慕繁华’,这次阳朔之旅,让我感觉此言不虚。”来自云南的游客姜小姐接受采访时说。

有1000多年历史的阳朔西街,自古以来便吸引不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驻足,留下一些极具旅游价值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多年持续打造,西街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保护性整治。阳朔县政府坚持对西街进行保护性整治,新铺、维修了石板路面,房屋全部改建成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木门木窗的吊阳台建筑,打造成南国小镇古街。2016年,集合风情美食、休闲文娱等旅游体验的阳朔新西街——益田西街全新对外开放,极具特色的文化街区吸引了八方游客。

规范化开发。2017年阳朔西街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在之后的建设开发中,当地严格按照《阳朔西街景区总体规划》和《西街保护性详细规划》要求,确保西街内的文物及景点资源不受破坏。每年阳朔投入一定资金作为保护费,进行文物景点保护及古建维修。创建智慧服务平台,加强软硬件建设,新建游客中心,完善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多业态发展。西街集聚了桂林传统老字号店铺和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三步一酒吧,五步一旅店,仅800多米的街道就有旅店、酒吧、咖啡店、书画店、工艺品店、俱乐部等店铺600多家。街区还整合广西“‘三月三’民族歌圩节”“漓江渔火节”等民俗活动,推出精彩纷呈的演艺活动,让西街的夜晚更加缤纷璀璨。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西街吸引了大量境外游客,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街区成为世界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今年春节假期,西街客流量日均超5万人次,游客人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4 北海老街话从前

走进老街,两边是饱经沧桑的骑楼,墙缝间是厚厚的青苔,楼上是盛开的三角梅,楼下老人们闲坐槐荫下、开襟向晚风……“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这里,我找到了从前慢的感觉。”来自上海的游客贾小姐说。

北海老街建于1821年,现存骑楼近千座,融合了岭南、疍家、海丝、南珠等多元文化,被誉为“近代建筑年鉴”。近年来,当地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街区的发展水平和档次。

注入新动能。当地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开创“企业+街区+社区”共治、共享、共赢的管理发展模式,激活老城街区发展活力,提升景区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率先打造“景区党旗红”品牌,建设红色旅游驿站,精心打造“百年老街历史文化寻根游”及“红色历史文化研学”文化品牌。

呵护老字号。老城街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商业业态,让老字号、老古董焕发出勃勃生机。老城街区现有商铺400余家,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占比达52%,其中老字号多达126处。

开展大运营。当地按照“五个一”谋划,即打造一流红色研学队伍、推广一条精品游览线路、打造一条海鲜美食街、营造一条复古小巷、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品质和档次。

老城街区还持续举行疍家婚礼、T台秀、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事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过去3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年均接待游客仍超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以上。今年春节假期,老城街区游客接待量约14万人次,同比增长646.99%。

“我们将依托丰富多彩的街区资源,打造多元化消费空间,加快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地域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旅游休闲街区,为广西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班华勤说。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